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详情

广播电视学:写稿、拍摄、剪辑……六边形战士的进阶之路

发布人:李越 发布时间:2025-08-26

广播电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广播电视学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行业蓬勃发展,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应运而生。1998年,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更名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2年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

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广播电视学专业强调新闻与传播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新闻与传播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广播电视新闻方向、纪录片研究方向、视听传播理论与实践方向、智能融媒体传播方向、全媒体报道方向、网络新闻与信息传播等。

广播电视学专业主要课程设置

广播电视学专业属于新闻传播类专业,本科学制4年,毕业后授予文学学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知识,涵盖广播电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史、传播学概论、传播学研究方法等;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例如新闻的采访与编辑、电视节目的策划与制作、节目主持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以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为例——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学主要课程有电视采访报道、新闻编辑学、视频编辑、新闻学概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外新闻史、电视节目策划、融合新闻学、电视新闻学、电视影像语言、新闻作品研究、新闻特稿写作、传播学概论、传播研究方法等。此外,该校学科内课程还延伸至纪录片创作、演播室节目创作、摄影艺术语言研究、媒介与社会专题、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专题、媒介文化专题等等。

武汉大学广播电视学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大众传播理论、广告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媒介研究方法、媒介伦理与法规等;核心课程有电视摄像、非线性编辑、广播电视脚本写作、广播电视发展史、电视节目评析、广播电视策划、影视创意经济、电视与文化产业等;特色课程有口语传播、电视直播与现场报道。

和广播电视学相似的这几个专业,你分得清吗?

1、广播电视学和广播电视编导。前者是文学类专业,后者则属于戏剧与影视类专业,毕业后被授予艺术类学位,也就是说,想要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首先需要通过艺考,这也是两者最大的区别。虽然名字相近,但在教学过程中,广播电视专业理论课程内容侧重新闻、传播、广电知识,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内容则侧重艺术学、视听类知识。两个专业在实践中有相似之处,都需要从课本上走出去,扛起机器拍摄视频,剪辑视频,制作内容。

2、广播电视学与广播电视工程。广播电视工程专业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门工学类的专业。虽然名字相近,但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内容,两者差异明显。如果说前者负责制作节目,后者则负责制作节目所需的硬件、软件及技术。其专业课程一般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等。课程内容更接近于通信工程。

就业选择单一?

提到就业,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媒体都是毕业生对口的“用武之地”,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因具备专业新闻素养,同时有视听语言制作加工的技能加持,备受主流媒体青睐。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传媒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例如新闻采访、新闻节目拍摄、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剪辑等。

党政新闻宣传部门。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广播电视专业的学子可以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相关部门工作。近几年,国家各类政务部门纷纷开设公众号、视频号来面向大众、贴近大众、传递信息。政务新媒体的内容制作与运营,往往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

文化传媒机构,例如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也是广电学子的热门就业去向。此外,部分广电学子毕业生也会选择从事编辑、教师、文员等工作。

受互联网冲击,专业优势不再?

互联网浪潮冲击下,人们对短视频内容更感兴趣,精简的视听内容更容易抓住人的眼球。有人质疑,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互联网冲击下,生存愈发艰难,学习广播电视专业会不会落伍?

不过,中国传媒大学霍逸凡老师表示,虽然电视在当代的传播媒介中占据的主流地位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是电视仍然拥有其自身的独特优势,内容深度和文化仪式作用都暂时无法被互联网等新媒体代替。

同时她介绍,学习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优势在于除了熟练掌握视频制作的技能,学生们还具有专业的传播意识,掌握媒介传播的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传播特点。在此的基础上,学子们需要在广播电视发展的进程中继续迈出步伐。随着媒介大众化程度加深,当代传播更加强调媒体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故事来传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