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李越 发布时间:2025-08-26
暑期欢乐转瞬即逝,不少同学在假期养成晚睡晚起、日夜颠倒的非规律作息。这正是开学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困倦的根源。与其开学后被动适应,不如现在就制定循序渐进的作息调整计划,给身体预留适应时间。
先“收心”
暑期期间形成的非规律作息,是开学后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困倦的主要原因。与其在开学后被动适应作息,不如提前启动“循序渐进”的作息调整计划,为身体预留适应周期。
第一天:较前一日提前30分钟入睡与起床
无需强制自己立即适应开学标准作息,此类高强度调整易导致反弹。应通过每日小幅提前入睡与起床时间的方式,逐步向开学后的作息标准靠拢。
第二天:融入“模拟开学”细节操作
设定与开学后一致的起床闹钟,起床后参照日常上学流程完成整理书包、食用早餐等环节,可适当进行短时间的课本阅读,使身体提前适应“开学学习模式”。
第三天:降低电子设备依赖程度
睡前1小时将电子设备放置于非卧室区域,通过阅读书籍、聆听白噪音等方式替代电子娱乐活动,既能提升睡眠质量,也可避免碎片化信息分散学习注意力。
做“复盘”
高二阶段的学习以高一知识为基础展开延伸,高一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高二学习效果。开学前用1天时间梳理高一知识,并非要求重新进行习题训练,而是通过“3个步骤”定位知识薄弱环节,避免高二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断层”:
翻阅课本目录:借助目录回忆各章节核心知识点,能够清晰回忆核心内容与考点则视为该知识点掌握达标,无法回忆的知识点需做好标记;
整理错题本:将高一错题本中的题目按“知识点类别”进行分类,通过统计各类错题数量,明确需重点补强的薄弱知识点;
制定“补弱清单”:将标记的薄弱知识点逐一记录,开学后可优先向
定“目标”
“不了解高二学习内容”“担忧学业成绩下滑”,本质上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开学前用2小时制定“高二学习规划”,无需追求复杂体系,重点涵盖“3项核心内容”,即可为学习提供清晰方向:
学科目标:目标设定需具体且具备可实现性,围绕各学科成绩提升或能力突破制定,避免设定模糊化、难以衡量的目标;
阶段计划:将高二学年划分为“上学期”“下学期”两个阶段,明确不同阶段的学习重点,合理分配各学科学习时间,实现薄弱学科突破与优势学科强化;
应急方案:提前规划“若某一学科学习进度滞后的应对措施”,明确问题解决途径与时间安排,避免遇到问题时陷入被动。
备“工具”
“整
清理书桌空间:将非学习物品收纳整理,仅保留课本、笔记本、文具等学习相关用品,减少外界干扰因素;
准备“分科笔记本”:为高二各学科分别配备专用笔记本,根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笔记本类型,并在笔记本首页标注学科学习目标;
配备“1本工具书”:选择与学科学习紧密相关的工具书,开学后可在课间、自习课等碎片时间随时翻阅,高效利用零散时间记忆知识点。
调“心态”
最后且最为关键的环节是心态调整。多数学生出现“开学慌”,并非因自身能力不足,而是源于过度焦虑。开学前每日投入10分钟开展“积极心理暗示”,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睡前自我激励:睡前进行积极心理建设,树立对高二学习的信心,避免产生消极学习心理;
摒弃“攀比心态”:尊重个体学习节奏差异,专注自身学习计划推进,不与他人过度比较学习进度或内容;
接纳“不完美”:若开学后初期出现学习状态不佳的情况,无需自我指责,预留合理适应周期,逐步调整至最佳学习状态。